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计划” 试点院校申报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院校、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和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经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决定开展“新时代高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申报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新时代高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以“促进学生就业、助力企业出海、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首批拟遴选50所高校作为试点院校,以三年为周期,通过强化课程设置、开展国内外实践活动、加强师资培训和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培育一批国际就业力标准院校,形成示范性成果,推动构建新时代高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体系。
二、主要内容
1.构建国际就业力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课程、专题化讲座、软技能工作坊和国内外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形式,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适应全球发展变化的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
2.搭建教师国际能力提升培养平台。结合学校实际,针对热点方向建立系统化国内外研修项目矩阵。设计组织优质培训培养项目,促进教师国际素养提升,增强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助力中国教育“走出去”。
3.取得国际就业力研究成果。结合学校特色支持相关教师主持或参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国际就业力培养模式、未来人才核心技能、新型教育手段、国际化课程标准等课题研究,建设研究队伍,形成研究成果。
4.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培育并建立一批面向师生的高质量、长短期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通过实践促进师生跨国界学习与研究。
5.建立国际就业力测评体系。以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实习就业效果、项目和课题成果等为导向,沉淀试点培育过程中相关数据,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撑。
三、工作机制
协会将组建“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在项目执行办公室指导支持下,海南东西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资源协调并提供国际化课程、海外实习实践项目、测评组织等专业支撑与服务。
专家委员会为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参与申报评审和评估验收。
四、实施步骤
(一)申报条件
1.申报院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际就业力培养体系,增强教师国际能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在以上方面有较好的基础。
2.申报院校针对国际就业力培养,在课程教学融合、师资培养发展、学生组织参与等方面有合理的规划与周到的安排。
3.申报院校需具备独立办学资质,在软硬件设施、人员投入、平台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有充分保障。
(二)申报立项
1.申报提交。申报院校按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见附件1),签章后按要求提交。
2.专家评审。由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确定入围院校。
3.公示认定。入围院校在协会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将被认定为试点院校单位,并进入实施培育阶段。
(三)培育建设
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对照工作任务清单(见附件2),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育建设。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专家委员会将选派专家予以建设指导和过程评测。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协调推进、建设资源支撑、并组织定期考核与总结。
(四)成效评价与推广
1.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评估、成效为先、择优推广”的动态管理原则,定期邀请专家对项目实施进行评估。
2.定期汇集项目实施优秀案例,在协会平台进行多渠道推广,以充分发挥项目成果的示范作用,并整理精选案例集,报送相关主管部门。
3.协会将组织项目年会,推动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
五、工作要求
1.符合条件的院校应积极申报,依照申报要求认真组织并按期将申报材料提交项目办公室。
2.通过遴选的试点院校应根据项目要求,对“计划”实施予以高度重视,校级领导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并指派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切实推进“计划”主要目标的实现和主要任务的完成。
3.试点院校应以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为切入点,探索并建立本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体系,并发挥试点院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六、其他事宜
1.请申报院校于2025年4月18日前将申报材料加盖公章后提交项目执行办公室。Word版和扫描版请发送至:GED@chinaafse.cn,纸质版请寄送至: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08号豪景大厦A座19层。
2.联系方式:
东西方教育联系人:季境甜 18614094179
协会秘书处联系人:张至尧 010-66091973
3.遴选完成后,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向试点院校发放《新时代高校学生国际就业力培养计划·实施指南》,详细说明本计划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实施相关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