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链” 动数字光影新蓝海
——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 “蓄水池”
01
作为全国数字创意产业的核心城市,北京正全力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战略,与北京市定位相协调,以王志鸥数字光影大师工作室为核心载体,联合中国电子商会、黑弓文化、利亚德、澜景科技、爱图仕科技、北京时装周等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数字光影产教融合共同体”,探索“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为首都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自2022年启动建设以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秉承“工学一体、高端引领、共建共享、融合创新、服务产业”的理念,充分发挥大师的引领作用,整合行业、企业、院校和技术专家等多方资源,成功打造国内一流的数字光影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维一体”破局
构建数字光影人才“孵化器”
2022年,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联合企业,共建王志鸥数字光影大师工作室。
创新实施“四维一体”合作模式,即“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共育高技能人才、共研技术创新、共享社会服务”。形成“教学标准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衔接、教学过程与项目实践协同”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
三年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德技并修、工学一体为核心,聚焦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形成“一平台、双主体、三层级、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五业联动”(产业、行业、职业、专业、就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联合中国电子商会、澜景科技、北京时装周、利亚德等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数字光影产业链深度调研,涵盖数字预演、虚拟制作、数字播控等新兴技术领域,为培养复合型数字光影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期内,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专业教师工学一体化认证率100%,20人次在各类教科研比赛中获奖,教师团队获得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北京市工匠之师讲师团队、3人入选工匠之师建设项目。
指导学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等省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获奖50余人次,参与国家级、省市级数字光影技术项目50余项,在数字光影人才培养上获得丰硕成果。
平台共建 协同创新
打造数字光影技术“创新核”
2023年,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依托北京市数字创意产业集聚优势,与数字光影产业链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吸引企业投入近300万元,整合XR虚拟拍摄实验室、VP虚拟制作工坊、数字播控实训基地等高端平台,共建新媒体•爱图仕灯光实验室、新媒体•青瞳视觉新技术测试中心、新媒体•澜景数字播控实践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社会服务”联动机制,校企共同实施产教融合项目20余项,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生产场景的无缝对接。
产教融合平台聚焦数字光影领域前沿技术,工作室师生发挥技术创新能力,深度参与数字光影技术应用生态建设,成功将光影技术应用于北京时装周数字光影项目、数字虚拟走秀项目、全国政协委员工作室——舒勇美术馆“一带一路数字丝路金桥”等项目。
在2023年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上,20余名师生为人社部官方短视频平台、技能中国、央视讲述等新媒体平台提供了大量精品数字内容,为大赛的宣传和工匠精神的传播做出了“新媒体”贡献,展现了“新媒体”力量。
此外,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连续举办两届“新媒体数字光影技术创新论坛”,吸引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院校师生超千人参与,形成“技术交流—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的生态闭环。
订单培养 师徒传承
铺就数字光影就业“快车道”
从2023年起,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联合澜景科技、华美文化等企业开设“数字播控订单班”“AI+新媒体技术应用订单班”,共建数字光影方向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培训资源和职业体验课程包,实施校企合作订单班,创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名师共同授课,将数字光影视效设计、虚拟动点影视项目等真实案例融入教学。
践行新型学徒制模式,师徒结对,轮岗轮训,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打通数字光影人才就业快车道。就业学生面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进行技术服务,累计服务数字光影项目近百个。
目前,两期订单班学生专业就业率达100%,得到实习、就业企业的高度认可,校企双师队伍水平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升。
标准引领 生态赋能
树立数字光影行业“新标杆”
在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参与开发了多媒体制作、计算机游戏制作、计算机动画制作三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方案,并牵头开发3门国家级教学资源。同时,联合爱图仕、澜景、佳能、中关村电子商会共同制定新媒体直播技术服务能力的评价团体标准,并牵头开展人社部新职业“数字播控技术人员”的申报。
这些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为人才培养、行业应用和服务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引。成功立项北京市人社市级课题《共享理念下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和北京市教委职教教改课题《数字媒体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两项,进一步推广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成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建设期内,形成一批有效支撑国家和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大师工作室形成制度文件6项,主持、参与开发国家工学一体化教学标准5项;参与制定国家职业标准1项,主持开发技工院校班主任队伍职业能力模型和评价标准1项,对国家职业教育和首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社会 共创价值
塑造数字光影技术“新品牌”
发挥大师工作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依托全国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中国电子商会新媒体培训基地、中小学职业体验资源单位等平台,校企联合打造了10门优质数字化课程,面向人社部、中央电视台、北京时尚控股公司、中国电子商会、大兴机场、大兴区委党校、大兴区摄影家协会、兴丰街道、北京八中等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近2000人次的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应用培训项目,以及中小学职业体验和21项数字媒体技术服务项目。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培训和技术服务满意度高达95%以上,创造了近200万元的经济收入,企业员工的数字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 布局前沿
构建数字光影技术“新舞台”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以“数字光影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核心载体,通过校企深度协同、技术创新驱动、标准生态赋能,成功开辟了一条职业教育与新兴产业共生共荣的新路径。其创新实践不仅为首都数字标杆城市建设注入活力,更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蓝本。
站在新的起点,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重点布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前沿领域,探索“艺术+技术+产业”融合创新路径。
未来,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将继续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致力于打造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北京模式,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我国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