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技能中国 |关注技能中国
“技”亮前程 关爱同行 | 广东省人社厅部署全省技工院校关爱学生工作
新闻导读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系统部署推动技工院校关爱学生工作,指导全省各技工院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成长支持,让关爱落到实处,努力将广东省技工院校建设成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技能成才”的沃土。
量身定制:
给技校学子一份“成长宝典”
2025年6月30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广东省技工院校关爱学生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首个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专属“关爱指南”,以25条具体可操作的关爱措施,构建起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支持关爱网络。按照规划,经过3至5年努力,将关爱深度融入招生、生活、教学、实习就业和日常管理各环节,为学生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学生实现自信、自强、自立,心理素质显著增强,技能水平持续提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促进技工院校办学成效和吸引力不断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
思想领航 深耕五育并举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广泛开展读书行动、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活动,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使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举办技工院校书香节、文体比赛,搭建交流平台,推进资源共享,让活动内容更丰富、学生参与更广泛,真正实现以文化人。
心理护航 构筑温暖港湾
倡导为每名学生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班主任、专业老师、实习指导老师联动关注,建立分级疏导机制。技工院校提供定时值班和灵活预约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服务,指导学生用好“12355”等青少年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资源,让校园成为“心事有人听、困惑有人解”的温暖港湾。
技能强基 乐学见证成长
倡导在招生时开展兴趣特长测评,入学三个月内开展职业体验,帮助学生找准兴趣方向。支持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转专业、参加第二课堂和辅修课程或微专业,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课程评价,确保学生学得进、练得实,技能培养扎实过硬。
实习就业 绘就成才坦途
职业规划指导贯穿学制始终,让学生学习和职业规划方向明、目标清。实习期间,校领导和指导教师要定期走访企业,实地查看环境、协同改善条件,依法保障学生权益。学校建立覆盖全员的就业服务体系,力促毕业生就业有质量、工作能稳定,实现“毕业有出路、发展有奔头”。
权益保障 营造安心环境
对校园欺凌等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同步帮扶受伤害学生;对教师体罚、侮辱学生行为绝不姑息。建立“宽严相济”的管理制度,改善生活条件,用心办好“校园餐”。定期排查安全风险,完善应急机制,加强校园安全检查,让学生在校安心、家长在家放心。
社团赋能 激活自治力量
倡导每名学生至少加入一个社团或兴趣小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开展多样团员实践活动和特色志愿服务,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
贡献力量。大力宣传推广优秀社团与志愿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实现“参与有收获、成长看得见”。
体系筑基 凝聚长效合力
健全安全管理、教育质量评价等多项制度,打造“一校多品”关爱品牌。建立学生意见反馈直通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发挥班主任核心作用,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组织经验交流共享、开展社会宣传、举办班主任能力比赛、创建名师工作室,让关爱工作持续走深走实、常态长效。
全省联动:
打通关爱“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意见》从“纸面”落到“地面”,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7月4日召开全省技工院校安全管理暨《广东省技工院校关爱学生工作指导意见》解读视频会,面向各地人社部门及技工院校负责人进行政策宣传与部署。
会议传达了上级领导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批示精神,同步部署全省技工院校深化“校园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指出要绷紧安全之弦,守护校园平安底线。会议还对《意见》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指出关爱技工院校学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推动技工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技工教育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和育人使命;要求各技工院校按照“学生为本、全面覆盖、精准施策、效果导向”原则,全面深入调查了解学生需求,逐项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现培养技能与关爱学生双轮驱动,有效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今后,广东省人社厅将陆续出台关爱工作指南,为技工院校开展关爱学生重点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各级人社部门将对各技工院校关爱学生工作加强资源支持、协调指导等工作。
实干担当:
条条大路通向“匠心罗马”
广东省已有多所技工院校立足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开展特色关爱实践。
中山市技师学院创新打造“诉求直通车”机制,依托智慧校园APP实现学生诉求“一码通办”,3个月高效响应145件诉求,100%回应学生期盼,学生满意度超95%,推动校外投诉骤降57%,学生归属感与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广东省技师学院针对未成年人占比较大的生源特点,半年内,建立特殊群体管理台账覆盖796名学生,为19名特困生提供“一对一”帮扶,累计服务120人次,升级宿舍安全并建立双重预警机制,召开6场座谈会收集50余条意见并及时跟进解决,实现特殊群体帮扶“全覆盖、零掉队”;
珠海市技师学院通过搭建多元成长平台,2024-2025学年开展经典诵读、武术非遗、合唱竞技等12项主题活动,推出心理健康、手抄报创作等5项活动,助力学生在文化自信、团队协作、心理韧性等维度显著提升,全面锻造“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
《意见》的核心,在于将每一位技工院校学生当做“金苗子”。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技工教育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驱动国家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技能人才是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石——他们是维修车辆的技师、调试机器人的运维专家、训练AI模型的智能标注师、操控低空经济无人机的飞手、设计发型的造型师、烹饪美食的厨师、守护老人健康的智慧康养照护师,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创造者。
广东省此次以制度化的关爱体系回应学生期待,以扎实的技能培养赋予学生立足社会的底气。通过创新教育模式,破除以往对技工教育培养体系单一、发展通道狭窄的刻板印象;同时建立起“全链条关爱+高质量育人”的新范式,打造技工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广东技工院校的育人生态将焕发新机,更多学子能在这里锤炼真本领,成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