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赵由才)
  • 介绍
  • 评价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赵由才)
已售104本
价格
29.00 ¥39.00
送至
北京
运费 免运费
规格
纸质版
数量
剩余

编辑推荐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是我国首次针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系统介绍的高等院校本科教材,编者长期从事固体废物尤其是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导、主持或者参与国内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的设计与维护,具有丰富的相关经验,书中介绍的有关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技术以及相关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等的技术与注意事项是编者多年来一线研发与应用成果经验的总结,对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7章,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及其区域性收运系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生活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技术、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环卫管理与静脉产业园、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赵由才,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博导。 1996 年 1 月起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同济大学 , 南京大学 ) 副主任,教授, 1999 年 6 月起被聘为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4 年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1989 年 12 月起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 1991 年 10 月到同济大学工作至今。在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填埋场中矿化垃圾利用原理与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污泥填埋技术、危险废物固化和氧化锌矿清洁生产与资源利用方面作了创新性研究工作。


1993 - 1999 年期间,赵由才教授先后在瑞士 Paul Scherrer 研究院(瑞士国家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系、美国新奥尔良杜兰大学环境卫生科学系和希腊阿里斯多德大学无机化工实验室作近 4 年的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


赵由才 1995 年获欧盟 Marie-Curie (玛丽 - 居里)奖学金,入选国家教育部 ( 教委 ) 跨世纪人才、上海市科技 ” 启明星 ” 人才计划和 “ 启明星后 ” 人才跟踪计划,被评为上海市青年教师。


担任《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化学》、《环境工程》、《过程工程学报》、《同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杂志编委、《苏州科技学院学报》顾问,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江苏工业学院、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垃圾处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和中国建设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环境卫生专家组专家、上海市 “ 十五 ” 期间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预见专家,上海市环卫局科技顾问。


主持的《大型滩涂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大型垃圾填埋场土地综合利用研究》和《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垃圾稳定化工程研究》分别获上海市 2004 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 2000 年和 2003 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组织 2004 年 11 月 27-29 日举行的首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上海)、 2004 年 10 月 24-27 日举行的首届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全国学术会议(上海)和组织了 2000 年 7 月赴瑞士、德国考察的上海市科技代表团,组织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 ‘ 北京 2000' 国际水学会化工与石油化工废物管理国际学术大会、分别在上海市和瑞士举行的中国 - 瑞士固体废物研讨会以及 2000 年华东地区废弃物处理学术会议; 7 次参加了在日本、德国、法国等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6 次参加了在国内举行的国际会议、 8 次参加中 - 德、中 - 法、中 - 荷双边学术会议,并作主题发言;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七台、上海电视一台、上海东方卫视、上海东方电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和上海《世界科学》杂志采访,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作了专题论述;作为专家参加了全国各地 100 多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预可、工可和初步设计审查工作和多座城市的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审查工作以及一些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与评估审查工作。在全国各地的二十几个大学、企业和研究院所作过学术报告。


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以及贫锌矿的清洁生产工艺。多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 “863” 专题项目 “ 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矿化垃圾的综合利用技术 ” ,教育部 “ 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 项目 “ 大型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垃圾和土地的利用研究 ” ,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渗滤水中胶粒和微生物的梯度分离与表征 ” 、 “ 填埋场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生物降解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 、 “ 垃圾填埋场中的质量与能量平衡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和 “ 填埋场稳定化进程与垃圾降解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 ;教育部 “ 博士点 ” 基金项目 “ 稳定化垃圾生物滤床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 ;多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如中国 - 瑞士国际合作项目 “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分布与控制技术研究 ” 和 “ 中国(上海) - 瑞士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 ,中国 - 希腊国际合作项目 “ 两国固体废物和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与合作 ” 和 “ 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研究 ” ,中国 - 新加坡合作项目 “ 炼钢厂烟尘处理技术研究 ” 等,上海市科委 “ 启明星 ” 和 “ 启明星后 ” 人才计划项目 “ 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治理及利用研究 ” 和 “ 填埋场中垃圾的综合利用研究 ” ;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 “ 矿化垃圾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成套技术与工程示范 ” 、 “ 泔脚厌氧发酵综合利用成套设备与技术研究 ” 以及 “ 污泥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日覆盖材料的工程应用研究 ” ,多项上海市环卫局项目如 “ 上海市老港填埋场垃圾稳定化工程研究 ” 、 “ 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水的封闭化处理技术研究 ” 、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残渣处理 ” 和 “ 上海市容环卫管理和行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城市的比较研究 ” 等。


发明专利授权 1 项(赵由才等,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水的净化处理方法。授权日期: 2003 年 9 月 3 日,证书号:第 121846 号),在审发明专利申请 2 项(赵由才等,一种矿化垃圾处理畜禽废水的方法,申请号: No.03116755.1 ;赵由才等,一种用氧化锌矿生产高纯度金属锌的方法,申请号: No.03116754.3 )
显示部分信息
目  录
第1章生活垃圾及其区域性收运系统1
1.1城市生活垃圾1
1.1.1城市生活垃圾组分1
1.1.2分类生活垃圾物流体系2
1.2农村生活垃圾3
1.3城市生活垃圾收集4
1.3.1垃圾收集方式及物流体系4
1.3.2生活垃圾压缩收集技术5
1.3.3集装箱式垃圾收集技术5
1.3.4生活垃圾综合收集技术5
1.4城市生活垃圾贮存6
1.4.1分类贮存6
1.4.2贮存容器7
1.4.3贮存设施8
1.4.4贮存容器及设施选址9
1.5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技术9
1.5.1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形式10
1.5.2生活垃圾转运物流设计10
1.5.3生活垃圾直接转运技术13
1.5.4生活垃圾压缩转运技术13
1.5.5垃圾集装化水陆联运技术16
1.6典型垃圾中转站及其工艺设备16
1.6.1水平推入装箱式垃圾中转站19
1.6.2水平装箱式垃圾中转站19
1.6.3竖直装箱式垃圾中转站19
1.7小城镇生活垃圾区域联合收运22
1.7.1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22
1.7.2小城镇生活垃圾区域联合处理22
习题与思考题24
第2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25
2.1填埋场建设26
2.1.1填埋场选址26
2.1.2填埋场防渗材料27
2.1.3填埋场水平防渗结构28
2.2填埋作业及机械设备30
2.3填埋场渗沥液收集34
2.3.1导流层34
2.3.2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35
2.3.3集水池及提升系统36
2.3.4调节池37
2.3.5清污分流39
2.4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40
2.4.1利于恶臭控制的面积最小化作业面形状40
2.4.2小作业面下的精细化作业技术42
2.4.3基于恶臭控制的膜覆盖材料比选42
2.5基于恶臭控制的填埋作业集成技术46
2.5.1作业面最小化的填埋作业规划46
2.5.2路基箱与卸料平台铺设及道路排水技术47
2.5.3作业面负压抽吸除臭技术49
2.6膜下通风除臭技术50
2.7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联动响应与管理体系51
2.7.1恶臭污染预警系统51
2.7.2恶臭污染响应措施52
2.7.3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与管理路线图52
2.8控制作业暴露面的围堰作业技术53
2.9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53
2.10填埋场生态恢复植被选择54
习题与思考题55
第3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56
3.1生活垃圾焚烧设备56
3.1.1炉排型焚烧炉56
3.1.2炉排炉种类57
3.1.3各炉排炉技术比较61
3.2焚烧炉设计63
3.3焚烧炉运行64
3.4焚烧工艺辅助设备65
3.4.1垃圾贮坑65
3.4.2垃圾接收设施66
3.4.3进料系统66
3.4.4燃烧空气供应系统67
3.4.5焚烧灰渣收集系统68
3.5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68
3.5.1烟气中主要污染物68
3.5.2烟气污染物控制69
3.6典型烟气净化工艺70
3.6.1净化工艺分类70
3.6.2净化工艺流程71
3.7烟气净化系统及设备73
3.7.1半干法反应塔73
3.7.2布袋除尘系统74
3.7.3消石灰、活性炭贮存与喷射系统74
3.7.4烟气管道系统75
3.8焚烧飞灰及其稳定化处理75
3.8.1典型炉排炉飞灰75
3.8.2飞灰稳定化处理76
习题与思考题79
第4章生活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技术80
4.1生活垃圾好氧堆肥81
4.1.1好氧堆肥原理81
4.1.2好氧堆肥分类84
4.2生活垃圾好氧堆肥技术85
4.2.1好氧堆肥工艺流程85
4.2.2好氧堆肥工艺影响因素87
4.2.3堆肥腐熟度判定89
4.3好氧堆肥系统及设备92
4.3.1条垛式发酵设备93
4.3.2筒仓式堆肥发酵仓94
4.3.3卧式堆肥发酵滚筒95
4.3.4多层立式堆肥发酵塔96
4.3.5槽式堆肥系统97
4.3.6熟化堆肥设备98
4.4堆肥资源化利用98
4.4.1土壤改良剂98
4.4.2土壤生物修复99
4.4.3作物施肥99
4.5堆肥的应用发展100
4.5.1好氧堆肥与生态卫生厕所100
4.5.2好氧堆肥与生物质炭100
4.6生活有机垃圾厌氧发酵技术101
4.6.1厌氧发酵原理102
4.6.2厌氧发酵微生物102
4.6.3厌氧发酵工艺104
4.6.4厌氧发酵工艺影响因素105
4.7典型厌氧发酵设备107
4.8沼气、沼液与沼渣综合利用111
4.8.1沼气的利用111
4.8.2沼液与沼渣的利用111
习题与思考题112
第5章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113
5.1渗沥液生物毒性113
5.1.1渗沥液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影响113
5.1.2渗沥液对鲫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115
5.1.3渗沥液CODCr值与鲫鱼肝脏染毒时间的综合作用效应评估116
5.2填埋场渗沥液调节池117
5.3生活垃圾渗沥液厌氧生物处理技术118
5.3.1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厌氧处理工艺119
5.3.2上流式污泥床过滤器UBF厌氧处理工艺119
5.4渗沥液梯度压力好氧预处理技术121
5.4.1梯度压力好氧预处理工艺流程121
5.4.2梯度压力好氧装置处理渗沥液122
5.5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渗沥液预处理技术127
5.6生活垃圾渗沥液膜处理技术129
5.7渗沥液纳滤 (NF)处理技术130
5.8渗沥液反渗透 (RO)深度处理技术131
5.9典型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131
5.10渗沥液反渗透 (RO)浓缩液深度处理技术133
5.10.1浓缩液基本特征133
5.10.2过硫酸钾深度氧化技术134
5.10.3浓缩液蒸发技术136
习题与思考题137
第6章环卫管理与静脉产业园138
6.1我国环卫管理机构138
6.2环卫管理对象140
6.2.1清扫保洁140
6.2.2生活垃圾管理140
6.2.3餐厨垃圾管理141
6.2.4建筑垃圾管理141
6.2.5粪便管理142
6.2.6公厕管理142
6.2.7环卫数字化管理143
6.3静脉产业园简介143
6.4静脉产业园的建设与运行145
6.5我国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启示150
习题与思考题151
第7章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技术152
7.1农村生活垃圾管理152
7.1.1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及特性152
7.1.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153
7.1.3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对策155
7.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156
7.2.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156
7.2.2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及管理157
7.2.3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158
7.2.4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置优化161
7.2.5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设置163
7.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165
7.3.1有机易腐生活垃圾堆肥处理166
7.3.2有机质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技术166
7.3.3难降解干废物与生活污水共处置技术168
7.3.4农村生活垃圾中废塑料清洁提质技术169
7.3.5生活垃圾残渣末端卫生填埋技术169
习题与思考题170
参考文献171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生活垃圾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具有如下特性:①无主性,即被丢弃后不易找到具体负责者;②分散性,丢弃后分散在各处,需对其进行收集;③危害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便,危害人体健康;④错位性,一个时空领域的废物在另一个时空领域可能是宝贵的资源。目前,我国市政部门收运的、需要进行末端无害化处置的生活垃圾大约1.6亿吨/年,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是城市公共管理及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治理已经从末端处置向全量资源化方向发展,而我国目前还处于以末端处置为主、资源化为辅的初级阶段。
生活垃圾中存在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或是有害微生物,如致病菌、病毒;或是有机污染物,如氯化烃、碳氢化合物气体等致癌物、促致癌物;或是无机污染物,如汞、镉、铅、砷、铜、铬等;或是物理性污染物,如放射性污染物;或是其他污染物,如寄生虫、害虫、臭气等。这些污染物污染着土壤、空气与水体,并通过多种渠道危害人体健康。
1984年前,我国绝大部分生活垃圾还田利用,之后,随着生活垃圾组分的日益复杂化,人们研究出符合“三高”(高含水率、高杂性、高湿垃圾含量)特性的处置新方式,开发了符合国情的生活垃圾产业化技术,实现了生活垃圾从随意丢弃到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利用、从简易堆填到安全可控卫生填埋和填埋气发电、从露天堆烧到大型炉排清洁焚烧发电的重大变革,使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逐步成为我国生活垃圾大规模、快速消纳处置的两大主流技术。
卫生填埋因其方法简单、投资少和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生活垃圾,而被广泛使用。针对渗沥液(又称渗滤液)渗透对地下水的污染,在卫生填埋场的底部和周围必须铺设高性能聚乙烯材料或其他有类似功能的材料,厚度在1.5~2.5mm,同时在其上面还应铺设至少0.5m的黏土以防止垃圾对衬底材料的破坏。若采用黏土作衬底材料,其渗透系数也必须小于10-7cm/s,并且厚度大于2m。在衬层上面铺设集水和排水盲沟,使渗沥水能够及时排出垃圾堆体。排出的渗沥液必须进行有效处理后才能排至水体。在填埋过程中,应安装间隔为50~100m的矩阵型沼气导排管道系统。填埋时,应在尽可能小的表面上堆放垃圾,缩小作业面。
焚烧发电法是生活垃圾的一种高温处理技术,其大优点是减量化和无害化程度高。在温度为850℃的燃烧室焚烧后,产生的烟气再通过温度为1200℃的第二燃烧室彻底焚烧和破坏二英及氯苯(Chlorobenzene, CB)、氯酚(Chlorophenol, CP)、多环芳香烃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等化合物,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一步去除酸性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烟尘等。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或供热。焚烧发电是以环境保护为根本出发点的,其次才是能源利用。因此,在进行垃圾焚烧时,重要的是环境保护。国际上经常采用的垃圾焚烧炉型一般为机械炉排,流化床焚烧炉也已经得到应用。焚烧发电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得到快速发展,国产化率快速提高。
本书是针对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专业特点而编写的教科书,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及其区域性收运系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生活垃圾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技术、渗沥液处理技术、环卫管理与静脉产业园、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技术等章节。本书也适合于从事生活垃圾处理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由赵由才任主编,谢伟雪、李金辉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赵由才、许碧君(第1章),赵由才、张华、龙燕(第2章),赵由才、孙晓军、柴晓利(第3章),谢伟雪、牛冬杰、赵由才(第4章),赵由才、李广科、牛静、石磊(第5章),李金辉、许碧君、赵由才(第6章),李杭芬、曾、宋楠、罗安然、杨玉杰、赵由才(第7章)。书中内容大部分是作者多年来的研发与应用成果,但也参考了国内外同行公开发表的资料,由于作者时间和水平有限,疏忽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批评指正。


赵由才
2016年6月于同济大学
显示部分信息
免费在线读
填埋场的结构随填埋场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色,目前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填埋场类型有不同的分法,分类角度一般着眼于填埋场的构造、地质类型、地形分类、反应机制等。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构筑方式和填埋方式还与地形地貌有关,分为山谷型填埋、滩涂型填埋和平地型填埋。
山谷型卫生填埋场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沟壑、山谷对城市垃圾进行处理的方式,具有填埋容量大、建设费用低等优点。这种类型填埋场的高差一般较大,地质属于稀释性与渗透性之间,同时,由于山谷大多位于地下水上游,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必须重点考虑,因此,雨污水的分流与导排及防渗系统的设计是此类填埋场安全运营的关键。通常做法是在山谷出口处设置一垃圾坝,在填埋场上部设置挡水坝,在填埋场四周开挖排洪沟,严格控制地表水进入填埋场。填埋场的防渗有两种办法。简单的是采用垂直密封技术,在填埋场周围设置垂直防渗帷幕。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水平基础密封和斜坡密封技术,在填埋场的底部和边坡铺设防渗衬层。目前我国的填埋场许多为这种类型,如杭州的天子岭填埋场。
滩涂主要是指位于海滩附近、经过长期冲击淤积而成的滩地。它的场地标高低于正常地面。设计此类填埋场时,首先要在规划填埋区域建造人工防渗堤坝。由于这类填埋场的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其关键点在于地下水防渗系统的设计。上海老港废弃物填埋场就是这种类型。
平原型通常适用于地形比较平坦且地下水较浅的地区。一般采取高层埋放垃圾的方式,确定高于地平面的填埋高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作业的边坡比。填埋场顶部的面积能保证垃圾车和推铺压实机械设备在上面安全作业,但是存在覆盖土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所以目前大量使用在填埋场的底部开挖基坑的方法来保证覆盖土的供应的办法。
2.1.1 填埋场选址
填埋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对其地址状况的选择确定,地址状况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填埋场的建设投资的高低、日后运行维护费用的大小及使用过程中二次污染控制的难易程度。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填埋场的选址问题,并将它纳入有关法定条文中加以贯彻实施。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主要应从工程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加以考虑。这些选择要求相辅相成。主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从防止环境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安全原则是选址的基本原则。维护场地的安全性,要防止场地对大气的污染,地表水的污染,尤其是要防止渗滤液的释出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是场地选择时考虑的重点。经济原则对选址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场地的经济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与场地的规模、容量、征地费用、运输费、操作费等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的选址可充分利用场地的天然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挖掘土方量,降低场地施工造价。填埋场选址必须尽可能远离常住居民区。确定选址后,红线内不能有居民,红线外的居民区,应尽可能搬离;空出来的土地,不能作为住宅区使用。
2.1.2 填埋场防渗材料
防渗处理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防渗是指采用人工合成有机材料(柔性膜)与粘土结合作防渗衬层的防渗方法。根据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系统和保护层、过滤层的不同组合,一般可分为单层衬层防渗系统、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双层衬层防渗系统和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常见的用于垃圾填埋场的主防渗材料有人工合成的柔性土工膜和压实粘土两种,另外,钠基膨润土垫(GCL)也常用于垃圾填埋场的防渗。
(1)柔性土工膜
土工膜是由一种或几种聚合物,再加上一系列的添加剂等制成,用来制造土工膜的聚合物包括多种化学稳定性和基本结构不同的塑料和橡胶,是土工膜的核心材料。柔性土工膜通常是由连贯的聚合物薄层制成,相对于土工织物或填土(甚至粘土)而言,它是不透水气的,其渗透系数的典型值在0.5×10-10cm/s和0.5×10-13cm/s之间。因此,柔性土工膜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建立一种水力屏障来隔断水气,达到防渗目的。土工膜主要类型有: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低密度聚乙烯膜(VLDPE)、考克斯西尔(Coex seal)和织物土工膜四种,虽然这四种土工膜的特性和功能各不相同,但综合考虑材料的防渗性能、价格、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尤以HDPE膜的运用为广泛。杭州市天子岭第二填埋场水平防渗层的衬里材料就选用厚2m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
HDPE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是所有土工膜中好的)、渗透性低、紫外光稳定性好等特点。HDPE膜屈服伸长率为13%,也就是说当HDPE膜在受外力作用下伸长率达到13%时,其强度才开始变化;当伸长率达到700%以上时发生断裂,这一点说明HDPE膜具有较好的弹性,可满足不同的变形要求。HDPE膜还有一个重要性能是其具备较强防腐性能,除少数强氧化剂外,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侵蚀。根据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场水平防渗层的使用情况调查,一般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不透水膜作填埋场水平防渗层,HDPE膜有很多优点如耐候性好、抗蚀好、抗压强度高、不透水性高等。HDPE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一般填埋场选用HDPE膜的厚度为1.5mm、2.0mm和2.5mm。我国现行HDPE膜标准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如表2- 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