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 介绍
  • 评价
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已售120本
价格
送至
北京
运费 免运费
规格
纸质版
数量
剩余

排污许可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政策手段,尽管我国提出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但直至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排污许可制度才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从国际经验来看,监督检查是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我国长期积累的固定污染源排放监管经验为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仍难以满足排污许可证制度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有必要对排污许可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研究。

  2016年,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排污许可证管理政策与支撑技术研究项目”(2016YFC0208400),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了课题七“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研究”相关工作。3年多来,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排污许可证制度概述

1.2 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监督管理理论研究进展

1.3 固定源排放监督管理研究综述

第2章 美国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介绍门

2.1 大气固定源运行许可制度

2.2 废水点源排污许可制度

2.3 国外经验总结

第3章 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定位与实施监督管理现状

3.1 排污许可证制度发展状况

3.2 我国排污许可制度定位

3.3 相关监督管理基础状况

第4章 排污许可证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4.1 排污许可证监管的基础前提与原则

4.2 各类责任主体职责定位与管理目标分析

4.3 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体系框架

4.4 分类分级的管理体制

4.5 关键支撑业务管理机制完善

第5章 持证单位自证守法关键技术研究

5.1 持证单位自证守法的基本思路

5.2 监测方案设计研究

5.3 持证单位自行监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5.4 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数据判定及处理方法研究

第6章 面向企业排污许可证实施监督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6.1 面向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监督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6.2 基于资料分析的日常非现场监督检查的实施

6.3 现场稽查检查

6.4 阶段性现场检查与评估的实施

6.5 以自行监测为重点的专项监督检查

第7章 上下级政府间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支撑技术研究

7.1 我国当前的考核管理实施情况

7.2 排污许可制度实施监督管理总体设计

7.3 监督检查内容与评估方法

第8章 公众参与支撑技术研究门

8.1 国内生态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基本情况

8.2 排污许可制度公众参与现状调研

8.3 推动排污许可制度公众参与的设想与要点

附录

附录1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附录2 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参考文献

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开始报名啦!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将定于6月24-27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2025 省级/省间电力现货交易实操训练营(总第二十六期)开始报名啦!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国已经有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发

关于开展光伏电站运维·基地实战训练营(第十三期)培训的通知!

致各相关单位:在“双碳”目标宏观背景下,光伏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赛道,新增装机量一直稳居前列。2023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随着我国光伏装机量屡创新高,光伏电站运维人员每年新增需求突破3.7-6.5万人。影响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因素众多,能及时发现故障、快速解决问题

北京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十条举措

北京推出“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十条举措新闻导读news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北京市“技能照亮前程”项目化培训行动的通知》,启动北京市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从2025年到2027年,全市将大力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让

广州技工教育专业频频上新 精准对接产业图谱

广州技工教育专业频频上新精准对接产业图谱新闻导读在“产教融合、技能报国”的时代答卷下,广州市技工院校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起同频共振的专业体系,打造出覆盖全产业链的技能人才培育生态链。广州技工院校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使命,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服务“产业第一、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