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图解
  • 介绍
  • 评价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图解
已售3本
价格
58.00 ¥68.00
送至
北京
运费 免运费
规格
纸质版
数量
剩余

作者简介

  王伟华,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熟悉燃煤发电、生物质发电的检修、运行、节能、环保等专业技术,现工作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消防安全责任制
4 消防安全管理
5 动火管理
6 发电厂和变电站一般消防
7 发电厂热机和水力消防
8 发电厂燃料系统消防
9 新能源发电消防
10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消防
11 调度室、控制室、计算机室、通信室、档案室消防
12 发电厂和变电站其他消防
13 消防设施
14 消防器材
附录1 火电厂动火级别详细分类
附录2 氨区的喷淋装置与作业注意事项
为了促进电力系统员工更好地学习、理解、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图解》依据规程条文,共创作图画350余幅,准确展现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将设备、技术、安全要素和组织管理以图画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规程易于记忆、易于理解、易于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图解》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适合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设备修造企业中的消防专业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各企业外包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材。




前言/序言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工作要求。
  消防火灾事故直接造成生产系统停运、物品损毁、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火灾诱发的爆炸事故甚至能以几何级数扩大危害,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设备消防管理被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
  依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重点保障电力设施安全,一直是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为了促进电力系统员工更好地学习、理解、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编者共创作图画350余幅,把规程中晦涩的文字条款以易于理解的图画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创作过程中,编写者精心安排内容,准确展现消防工作细节,力求在一幅图上将设备、技术、安全要素和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条款的全面解释。本书在编排上图文对应,并对延伸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便于读者学习使用。
  本书全部草图由王伟华绘制完成,杨雪琼、黄艺洁完成图画的后期制作。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适合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中的消防专业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各企业外包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教材。
  本书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表谢意。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开始报名啦!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将定于6月24-27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2025 省级/省间电力现货交易实操训练营(总第二十六期)开始报名啦!

今年以来,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伐显著加快。目前,我国已经有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充分发挥现货市场发

关于开展光伏电站运维·基地实战训练营(第十三期)培训的通知!

致各相关单位:在“双碳”目标宏观背景下,光伏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赛道,新增装机量一直稳居前列。2023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随着我国光伏装机量屡创新高,光伏电站运维人员每年新增需求突破3.7-6.5万人。影响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因素众多,能及时发现故障、快速解决问题

本溪:“职”引未来 “就”在明山

6月26日,由明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百日服务攻坚千万岗位推送”系列行动——“职”引未来“就”在明山暨都市圈市区联动专场招聘会在明山区银亿活动广场举办。据统计,此次招聘会线上线下近400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活动当天,来自沈阳、本溪两

克拉玛依市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信用监管体系

克拉玛依市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信用监管体系推进评价机构规范化建设新闻导读6月23日至7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社部门联合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组建信用评估工作组,对全市14家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开展系统性信用评估,进一步强化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监管工作,健全高质量科学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