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交易机制与运营策略
  • 介绍
  • 评价
虚拟电厂交易机制与运营策略
已售16本
价格
65.00
送至
北京
运费 免运费
规格
纸质版
数量
剩余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向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转型发展,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虚拟电厂作为聚合优化“源网荷储”清洁发展的新一代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是能源互联网实现互动化、智能化的可行途径。本书通过阐述虚拟电厂在能源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重要作用,针对虚拟电厂中分布式资源的可调度特性、分布式资源聚合优化、虚拟电厂两级运营模式、虚拟电厂参与批发市场模式设计、虚拟电厂参与零售市场模式设计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虚拟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阐述,重点强调虚拟电厂的交易机制与商业模式,实现虚拟电厂基于激励相容的商业化运营,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互联网共享生态,促进虚拟电厂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加鹤萍,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灵活资源建模及优化。王宣元,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刘敦楠,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等,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建设》等期刊专栏主编。


【目 录】

前言
第 1 章 虚拟电厂与能源新业态
1.1 虚拟电厂与能源互联网
1.1.1 能源互联网
1.1.2 虚拟电厂
1.1.3 虚拟电厂与能源互联网的关系
1.2 虚拟电厂与微电网
1.3 虚拟电厂与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第 2 章 面向虚拟电厂的分布式资源特性分析
2.1 分布式资源特性分析
2.1.1 风电出力模型
2.1.2 光伏出力模型
2.1.3 微燃机出力模型 
2.1.4 储能模型

......


【前言】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革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进程。新能源是能源电力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高比例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波动性,导致电力系统平衡压力增大,仅依赖电源侧、储能等维持电力平衡成本较高,且调节潜力有限。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空调等用户侧分布式资源的建设、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资源向电网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提供了契机,研究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与运营策略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本书在梳理虚拟电厂与能源新业态关系的基础上,对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准入机制与增值服务进行介绍,提出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运营策略,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的虚拟电厂发展进行展望。本书共分为 10 章。第 1 章分析虚拟电厂与能源新业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 2 章对面向虚拟电厂的分布式资源特性进行分析,第 3 章、第 4 章和第 5 章分别对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准入机制与增值服务进行分析,第 6 章、第 7章分别提出虚拟电厂购售电博弈策略与动态定价方法,第 8 章对面向新能源发电曲线追踪的虚拟电厂聚合调控方法进行研究,第 9 章介绍“双碳”目标下虚拟电厂典型实践,第 10 章对新型电力系统平衡模式下的虚拟电厂进行展望。在编著本书过程中,作者参阅和利用了很多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文献,得到了行业知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华婧雯、赵宁宁、汪伟业、韩雅萱等对此书亦有贡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限于作者水平,本书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