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娴熟地操作机械手、数控机床等设备,有人在机器的轰鸣作业声中精细地切割仪器,也有人在四溢的蛋糕香中亮出一道道甜品……4月26日、27日,以“匠心筑梦·技耀燕赵”为主题的河北省第二届大职业技能赛在邯郸举办,14支队伍的能工巧匠同台竞技、一展风采,呈现了一场看点十足的盛会。
大赛“科技感”项目增多
三声哨响过后,工业4.0项目的参赛选手赶忙放下手中的比赛任务书,投入到紧张的作业中。
比赛现场,选手们两两一组、相互配合,一人在电脑前操作、一人在装配机器前忙碌。按要求,他们要完成包括工作站安装、编程、调试及运行,生产系统集成、调试、运行、优化、分析及报告在内5个模块的考核,将一个传统的半自动化的水杯生产车间,升级为全自动化,实现从下单、配料到生产的智能化。
工业4.0项目比赛现场。
4月26日下午,记者在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赛场内看到,来自衡水的18岁的赵华松是第一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我对这个项目还挺感兴趣的,以后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
“工业4.0,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深刻影响制造和生产过程的新型生产制造模式。”工业4.0项目裁判长王力介绍说,这个项目助力智能制造,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工业4.0项目比赛现场。
记者发现,新基建新职业是近来备受关注的热点,此次大赛“科技感”项目也有所增多,相关的工业4.0、轨道车辆技术、光电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增项目,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人们在感受工业4.0应用环境,观摩轨道技术人员作业程序和细节的同时,领略选手们比速度、比技艺、比意志的工匠风采。
老将小将同台竞技
“这么年轻!”比赛现场,能看见不少稚嫩的面庞。
“您注意饮食清淡,不宜食用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在健康与社会照护的赛场外,17岁的汤萧瑶也是其中的一员,刚刚比赛结束的她正与同行的老师一起讨论赛场的表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对我今后的学习帮助很大。”
汤萧瑶来自保定莲池区职教中心,在校学习的是护理相关的专业,最早接触比赛时,汤萧瑶只觉得好玩,但随着了解不断深入,她意识到自己的热爱。
“虽然训练艰苦,但因为喜欢,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汤萧瑶说,通过这次比赛,不仅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深耕,更是进一步明晰了自己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方向。对她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也是她从校园走向岗位的一次尝试。
来自衡水的邱少洋已经参加了好几次职业技能大赛,他说,跟第一次相比,现在比赛他的心态更沉稳了。“在赛前我做了很多准备,我希望能取得好成绩,我也会为此全力以赴。”
48岁的高景瑞来自沧州小林餐饮公司,参加中式烹饪(羊肉烘烤)项目比赛,“大赛的制度让每一个学员都可以成长,激励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严谨地做每件事情。”
河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大赛参赛选手广泛覆盖各年龄段,全部选手平均年龄26.15岁,世赛选拔项目平均年龄19.43岁,国赛精选项目平均年龄35.38岁;全部项目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服装制版项目)、年龄最小的17岁(糖艺/西点制作项目),30岁以下的参赛选手占66.8%。“可以看出,我省有大批的青年技能人才,大赛的举办成为厚植人才培育发展的沃土”。
工匠们现场展示绝技绝活
除了参赛选手在赛场激烈角逐外,来自全省各地的绝技绝活也纷纷亮相场馆,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绝活展示着技能人才的风采。在定州缂丝织造技艺展台前,不少观摩人员正纷纷驻足欣赏定州缂丝织造作品,大家边欣赏边称赞工匠的绝技绝活和他们展现出的匠人精神。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缂丝成品正反两面如一,在不同色彩的轮廓之间并不相连,凭空背光观察可见点点孔隙。由于缂丝根据图案,变一色就要换一梭,它织就的图案,看起来就像刀刻出来的一样。
作为定州缂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鹏巍介绍说,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全部依赖于匠人的纯手工精心操作。为此,古人形容它“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16道工序一旦出错,不能修改,只能从头再来。为了让缂丝织造技艺继续传承下去,从2016年开始,王鹏巍每年都会招录20名学员学习缂丝技术。“从最开始一年只有几个人报名,到近3年来每年都满额招录完学员,我看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看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王鹏巍说道。
参赛选手作品。
河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大赛创新采取“赛、展、演、会、聘”模式,举办了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并且群众喜闻乐见的技能成果展示交流、燕赵绝技展演、先进事迹报告会、技能人才就业招聘会等活动,让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技能、关注技能,领略技能风采。
以赛促学
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来自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的王力此次是工业4.0项目的裁判长,以往他也作为教练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他说:“技能大赛的意义就是以赛促学,很多这个项目的选手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是是有意义的。”
“工业4.0项目是考核选手能否熟练操作这个系统的竞赛项目,这对选手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十分高,不仅要有机械电子工程或自动化的学科背景,更要掌握信息与通信技术。”王力说,这个项目并不简单,每个参赛的选手都做了很多准备。通过比赛,可以把技能人才的水平凸显出来,让技优者上、技优者先,促进年轻人更好地在技能成才这条道路上学到更多东西。
和王力一样,石家庄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宋志宏介绍说,技能大赛提供的其实是舞台,聚焦新兴产业,石家庄技师学院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曾获得了河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世赛项目)金牌,这个成绩让很多年轻人大受鼓舞,这次展示,他们带来了南山寺、山西应县木塔、广州塔等3D打印成品,大受欢迎。
在他看来,以机械制造、电器自动化等传统优势专业为依托,以3D打印技术为突破口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参加大赛,确实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技能、学习技能和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达到以赛代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