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育“技能先锋”?南京这样做

2025-05-19 17:41 来源:


5月16日,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京技师学院承办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研修班(简称“高研班”)在南京技师学院开班。

来自苏豪集团、江苏联合汽修等本市企业,公用技校、江宁高职等院校,湖南旅游技师学院、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等对口帮扶单位,马鞍山技师学院等南京都市圈成员单位的83名技术骨干齐聚一堂,通过理论授课、实操实训与沙龙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探索智能网联技术前沿应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据统计,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超两千余家,从业人员约4万余人,但传统汽修技工中仅15%系统掌握三电系统诊断、智能驾驶标定等核心技术。市人社局通过在相关企业调研了解到,70%以上维修服务商面临“新能源车不敢修、智能网联车不会修”的困境,高技能人才缺口直接影响技术成果转化与服务质量提升。

举办此次高研班正是市人社局着力破解智能驾驶算法开发、车路协同系统集成等领域的人才缺口问题,通过靶向培育专业技术力量、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实践举措。近年来,南京技师学院始终紧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打造先进实训基地,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优秀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定期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本次高研班精准聚焦“技术迭代快、企业需求急”的行业痛点,通过实施“行业专家驻场+真实项目驱动+产学研沙龙研讨”的模式,首创“企业出题——专家解题——实践验题”的产教融合机制,既有理论教学夯实专业根基,又设置实操演练促进转化实践。同时,激励发挥技能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和校企合作平台的枢纽功能,有效促进产业链需求与人才链供给的精准对接,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应用提供人才引擎。

“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我们工人不仅要会操作,更要懂原理、能创新。光有经验不够,得有真本事跟上时代!”苏豪天泓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员工王祥是一名一线技术人员,在日常与机器设备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既真切感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率飞跃,也深刻体会到新工艺、新标准带来的挑战。

“此次研修犹如一场 ‘及时雨’,为我们提供了补足理论知识、掌握前沿技术的宝贵机会。”王祥和其他学员纷纷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将严守研修纪律,把所学转化为推动技术革新的动力,以实际行动回报企业与学校的培养。

为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市人社部门聚焦南京产业需求,系统谋划了全年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精心打造了“AI大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智能制造前沿技术赋能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等10个高技能人才专题研修班,本次高研班为首场。




原标题:怎样培育“技能先锋”?南京这样做
  • 高技能人才
  •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