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强教必先强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请您介绍一下2025年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工作计划。
俞伟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2025年我们将重点围绕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精准培训、数智赋能教师发展、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等进行发力。一是改革升级教师教育体系。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加大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投入支持力度。开展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优化教师教育院校布局与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和结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研究修订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师范类专业认证办法,推动监测认证全覆盖。组织开展“国优计划”交流活动,指导做好毕业生从教工作。扩大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规模。研制“优师计划”毕业生在职提升学历支持政策,做好首批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总结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研制新一周期实施方案。二是大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国培计划”改革,研制“十五五”实施方案,完善国家骨干教师分层培训体系,建设培训管理和监测数字化平台。加强科学教育、音体美劳、心理健康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领域教师培训。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师港澳研修班。研制职业教育工匠之师培育行动方案,出台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开发与实施指南,印发《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管理办法》,优化调整国家级职教教师和校长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和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健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政策。优化实施中西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三是着力推进数智赋能教师工作。启动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编制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施指南,“国培计划”加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教师人工智能应用指引,举办人工智能校长局长全覆盖培训,推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与创新。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专题研修,建设一批优质教师研修数字资源,实施教师数字支教行动。推进实施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数字化培训。四是积极推进教师国际交流合作。落实新时代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方案,依托高校设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系统设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先行启动一批STEM教育、数字教育教师培训项目。继续支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教师教育师资等出国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