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4月26日在邯郸举办
新闻导读
日前,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有关情况。
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匠心筑梦·技耀燕赵"为主题,将于4月26日-4月28日在邯郸举办。本届大赛全面对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充分体现河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色,共设置113个竞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6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省赛特色项目7个。
本届大赛全省共有1278名选手报名参赛,与第一届全省技能大赛参赛人数相比增长1倍。参赛选手广泛覆盖学生和职工群体,学生选手占比56.2%,职工选手占比43.8%。全部选手的平均年龄为26.15岁。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副主任 赵进华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自2023年开始,河北省确定每两年举办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这是全省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技能盛会,也是全省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技能竞赛品牌。第一届全省技能大赛于2023年4月在唐山市举行,大赛的成功举办使一大批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为全面推进技能强省建设,经河北省政府同意,第二届全省技能大赛于4月26日-28日在邯郸市举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关于大赛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河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全省各市和县(市、区)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影响力。
近年来,河北省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树立技能人才标杆,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技能、重视技能的重要举措,逐步构建起以世赛、国赛为引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具有河北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举办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技能照亮前程”行动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主题是“匠心筑梦·技耀燕赵”。“匠心”突出的是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筑梦”凸显技能成就未来,“技耀燕赵”与技能强省相呼应。
关于大赛组织工作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作为大赛的主办单位,牵头成立了大赛组委会,负责统筹决策和部署推动赛事各项重点工作。邯郸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牵头成立了大赛执委会,负责具体落实赛事组织协调、技术实施、交通食宿、健康安全保障等工作。在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下,大赛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关于大赛项目
本次大赛全面对接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充分体现河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色,共设置113个竞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6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省赛特色项目7个。采取集中办赛为主、分散办赛为辅的方式,83个竞赛项目集中在邯郸市职教城举办,其余30个竞赛项目由石家庄、邢台等8个市承办。
关于参赛选手
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的14个代表团、1278名选手报名参赛,与第一届全省技能大赛参赛人数相比增长1倍。
从参赛选手身份看,广泛覆盖学生和职工群体。其中,学生选手719名,占比56.2%;职工选手559名,占比43.8%。
从参赛选手年龄看,广泛覆盖各年龄段,全部选手平均年龄26.15岁,世赛选拔项目平均年龄19.43岁,国赛精选项目平均年龄35.38岁;全部项目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服装制版项目)、年龄最小的17岁(糖艺/西点制作项目),30岁以下的参赛选手占66.8%。可以看出,我省有大批的青年技能人才,大赛的举办成为厚植人才培育发展的沃土。
从参赛选手性别看,男选手884名,占比69.2%;女选手394名,占比30.8%。其中,制造团队挑战赛、机电一体化等项目男选手居多;餐厅服务、育婴等项目女选手居多;工业视觉系统运维、3D数字游戏艺术等项目,男女选手比较均衡。
关于大赛奖励政策
本届大赛延续上届奖励政策,主要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两类奖项。对不足6个参赛队伍的项目设为展示项目,不设个人奖和团队奖,不兑现相关奖励政策。
在个人奖励方面:对各竞赛项目获得前3名选手,颁发相应的金牌、银牌、铜牌,对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相应称号和晋升相应职业技术等级;世赛项目、国赛项目的前2名选手,入围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北集训队。同时,设“优秀工作者”“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等奖项。
在团体奖励方面:设“突出贡献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项目”等奖项。
鼓励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将符合条件的比赛选手赛前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领取范围。鼓励制定本地奖励政策,对获奖选手和专家团队给予奖励。鼓励有关行业部门、协会结合实际,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关于活动安排
赛事活动时间为3天。4月26日上午、4月28日上午在邯郸市开元名都酒店分别举行开幕式、闭幕式。大赛期间,将创新采取“赛展演会聘”模式,举办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并且群众喜闻乐见的技能成果展示交流、燕赵绝技展演、先进事迹报告会、技能人才就业招聘会等活动,让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技能,关注技能,领略技能风采。
记者朋友们,本届大赛是展现河北技能水平的比武竞技,是服务产业发展的蓄力赋能,也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技能邀约。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进入倒计时。让我们在4月26日走进邯郸,共赴技能之约,共赏技能之美,共享技能荣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总站:刚才发布中提到,大赛26日即将开幕,请问大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中共邯郸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李学军):
谢谢您的提问!感谢媒体朋友对本届大赛以及对邯郸的关注!
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邯郸举办,是对邯郸职业教育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邯郸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培养和引进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邯郸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省人社厅具体指导下,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筹备工作,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相关市直部门和院校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执委会,设立了9个工作部,制定了10个专项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每日会商、每周调度,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开展、顺利推进。
一是精心策划开闭幕式。开幕式、闭幕式分别于4月26日上午、28日上午举办,整个活动突出科技感、特色化、引领性,努力打造既简约大气又极具震撼力的视觉盛宴。开幕式以“技耀燕赵”节目开场,运用全息投影等先进技术,巧妙融入邯郸太极拳、成语典故文化等特色元素,展现全省及邯郸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职业技能水平和能工巧匠风采。闭幕式通过颁奖仪式,穿插典型事迹分享和文艺节目表演,唱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和“技能照亮前程”的主旋律。
二是精心筹备技能竞赛。本届大赛共设竞赛项目113项,其中在我市比赛83项,分别在邯郸冀南技师学院、科技职业学院、天成中等专业学校、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等4个单位举行。目前,我们已制定了场地布置方案、绘制了布局图、编印了竞赛手册,完成了裁判长及助理集中培训、场地经理筛选等工作;设备支持单位正在进行技术对接,竞赛用工具和耗材正在陆续采购。
三是精心安排特色活动。这次大赛采取“赛、展、演、会、聘”办赛模式,五大特色活动同步开展。
“赛”,即“职业技能竞赛”。
“展”,即“技能成果展示”。共设14个展位,以实物展览、模拟演示、视频重现、文图结合的形式,展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工院校改革、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技能人才助力产业企业发展等成果。
“演”,即“燕赵绝技绝活展演”。面向全省征集了28个项目,现场演示雕刻、雕塑、编织、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和版画、铁画、内画等民间美术技艺,极具技能性、独到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展”、“演”两项活动,将于4月26日至28日同时在邯郸职教城综合体育馆举办。
“会”,即“先进事迹报告会”。将于4月27日在邯郸职教城国际交流中心举办,邀请6位国家级技能专家作专题报告。
“聘”,即“技能人才就业招聘会”。将于4月26日在邯郸职教城中央大道,采取现场招聘和直播带岗的方式同步举办,届时将有京津冀200多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欢迎有就业需求的各类人才积极参与。
四是精心做好赛事保障。资金方面,大赛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目前,已有120家企业和单位提供了设备赞助和支持。安全方面,成立了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制定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全面开展赛场安全隐患排查,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接待服务方面,择优选定酒店19家、安排保障用车100辆、招募志愿者420名,同时,建立了住宿接待与交通出行“一对一”服务对接机制,以热情、周到服务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总之,大赛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坚信,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组委会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办出一届守正创新、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技能盛会。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邯’情脉脉,‘郸’等你来”。借此机会,诚挚邀请新闻媒体朋友们,4月26日相聚邯郸、共襄盛会;也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朋友,到邯郸走一走、看一看,尽享古城文化,乐游太行山水,品味邯郸名宴,留下美好记忆!
谢谢大家!
人民网:自2023年首届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以来,社会各界对技能大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请问,本届大赛有哪些新的特点和创新?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张盛江:
谢谢你的提问。首届全省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为我们持续办好全省技能大赛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在谋划本届大赛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次大赛主要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项目覆盖全。依据第48届世赛和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项目设置,围绕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及个人服务、乡村振兴以及河北特色产业8大板块,本届大赛共设置竞赛项目113个,覆盖省内主要产业领域与技能范畴。
二是赛项设置新。围绕我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布局与行业新技术应用趋势,设置鸿蒙应用开发、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等23个新赛项。同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对养老护理、自主移动机器人、区块链技术等8个传统赛项进行优化拓展,确保竞赛内容与产业实际需求高度契合,使比赛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
三是参与群体广。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领域的大量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参赛人数较上届增加一倍。参赛人员不仅包括职业院校学生、企业一线技术工人,还有众多自由职业技能人才,广泛覆盖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经验的技能从业者,充分体现了大赛的开放性与全民参与性,为各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艺、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长城新媒体:本届大赛设计制作了吉祥物、奖牌等赛务物资,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聚军:
感谢您的提问!下面我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是吉祥物。
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为提高大赛的参与度与影响力,大赛组委会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大赛吉祥物、奖牌设计方案,期间共收到34件设计作品,经专家评审,最终把“涵涵”“丹丹”确定为大赛吉祥物。
“涵涵”与“丹丹”以邯郸“成语之都”为灵感根基,融入燕赵大地的千年文脉与精神气质,展现河北省职业技能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在具体呈现上将传统背带裤劳动者形象与古代将军战甲头盔相融合,体现了职业技能大赛开放包容、勇于变革、务实进取、创新思维的特点。
“涵涵”:取自“邯郸”的“邯”谐音,寓意“包容、涵养”,象征职业技能的广博与深厚。以蓝色为主色调的涵涵,整体散发出一种科技感的魅力,代表的是科技、智慧、信任。手中托举的“AI芯片”展现的是现代数字技术的时代标志,是新时代技能水平的先进代表,体现了本届大赛与时俱进,切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丹丹”:取自“邯郸”的“郸”谐音,代表“赤诚、热情”,呼应工匠精神的专注与热爱。丹丹的主色调为橙色,彰显的是技能人才的活力与激情,表达的是乐观和积极的情感。工具箱配饰,表示技能人才时刻蓄势待发,应对挑战,勇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精神。
“涵涵”与“丹丹”两者结合,既点明大赛举办地“邯郸”,又暗含“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赛事理念;也象征职业技能需要“守正创新”,既扎根传统工艺,又拥抱技术变革。
其次是大赛奖牌。
本次奖牌设计来自于和氏璧。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美玉,为天下奇宝,意寓圆满与荣耀,表达对夺冠选手的肯定与赞扬。为体现本届技能大赛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本次奖牌改变了传统奖牌一体式的设计风格,中间部分设计成可旋转配件,正面为大赛LOGO,背面图案为胡服骑射,拨动旋转后可将大赛LOGO与胡服骑射图案交替呈现,体现了技能性、创新性,为本次大赛增添一个吸引点和记忆点。
谢谢大家!
河北日报:近年来,河北省全面推进技能强省建设,请介绍一下我省技能人才建设都取得哪些成果?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张盛江:
近年来,河北省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来抓,以实施技能强省行动为主线,着力健全培养、评价、激励、使用机制,相继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十七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实施康养产业技能人才赋能、冰雪技能人才领航、制造业技能根基、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技能强企创优等五大特色培训行动,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持续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推动实现技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300多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达到430多万,11人获中华技能大奖,237人获全国技术能手,101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00人被评为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打造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启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组织开展京津家政从业人员、“阿尔茨海默症”康复护理等专项培训计划,持续加大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力度,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谢谢!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冀时客户端
主编:孙兴伟